德润心灵,法护成长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法治教育落地生根。2020年5月14日,园区二实小道德与法治学科全体教师带着高度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研究态度,参加了园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专题”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听课、评课与学科培训为一体,开展了一整天的浸润式培训。
本次同题异构的主题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同一个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年级学生,却有不同的演绎。园区二实小李彬彬老师与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历经三个月的研磨,呈现出了主题紧凑,目标指向性强,主线清晰的课堂。设计的活动既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高度,运用了大量视频和图片,将课堂与生活相勾连,让学生直观地、由内而外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真正体验到了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方洲小学的高婷华老师的教学沉稳、大气,创设了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与老师平等的交流。文萃小学的蒯江萍老师的课堂轻松活泼,有张有弛,指导学生交流合作、深入探究,激发了学生的道德内需,将法治意识牢牢地铭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课后,来自园区的五位骨干教师进行了课堂点评。余老师从法治意识的培养、教学板块的处理、目标层面的解读三方面,给出了高度评价。华老师从宏观目标上评价了三节课,讲述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王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堂课树立爱国意识,内化于心。高老师认为三节课实现了思政课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徐老师评价三节课拓展了课堂的广度与深度,激发孩子学习内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园区二实小的思政教师们也围绕本次培训进行了认真的交流,举行了云分享活动,将自己的听课心得进行跟帖。
最后,教研员张嘉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作了“新教材下,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微讲座,告诉全区思政老师:以法治意识为价值取向,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理念,以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践行于实际生活,将法治意识树立学生心头。
下午,二实小道法教研团队进行了线下分组学习。首先学习新教材法治教育理念准确解读教材,体会教材传递的核心价值观;遵循教材内在的逻辑顺序,体现由知到行,自下而上的提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融合;灵活处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其次,对自己所教年段法治教育的渗透进行反思与分析。最后,提出要重视法治教育在课堂上的立足与落实。学习结束,各年级组老师带着自己的反思与思考,在线上教研组大群中进行跟帖、留言、分享。
此次活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成果显著。“德润心灵,法护成长”,二实小道德与法治团队定会将本次研讨活动的精神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让我们的法治教育在德法课堂上落地生根。
撰稿:陈婷
图片:道德与法治教研组
审核:彭蕾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