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积极语言 提高教育效能——记心理专家陈虹博士积极语言专题讲座
“良言一句三冬暖”,积极的语言不仅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的体验和愉快的情绪,还能发现和激励我们关注美好,更好地发挥优势,激发潜能潜能。9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陈虹博士莅临园区二实小,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有关积极语言应用的心理专题讲座。陈博士知性而不失风趣的谈吐,深入浅出的语言魅力,循序渐进的实操方法,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陈虹博士在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在中小学普及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积极语言并不是必须夸对方,而是引导沟通变得有趣、有的说,有效并且可持续。借助“点头”“倾听”“微笑”等有效的肢体动作,有助于表达积极语言。首先,陈虹博士通过“积极率”的测量讲解了10个积极情绪和10个消极情绪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强调了积极语言的重要意义。在生动活泼的现场互动中,大家领悟到快乐的感受受消极情绪的影响非常大。接着她还通过丰富的事例指导老师们如何使用积极语言,提高语商,学会少说话、正向说话、顺着说话。最后,陈博士提出,要关注语言的五个层次,我们应学会禁说恶语、不说负向的话语,而要多说正向肯定的话,肯定、尊重孩子,总是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引导、赞赏,有助于孩子的自我实现。积极的语言既会关注学生的进步,善于正向肯定,也能很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是一种传递加法的爱。积极的语言艺术,会如一束和煦而温暖的光照进孩子们的生命中,点亮成长之路,引领着孩童朝着昂扬向上的方向成长!
在陈虹博士亲切、积极、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下,与会老师们反响热烈,更深刻明白了激励性语言、赏识性语言、启发性语言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为提升师生幸福感、成就和谐校园、建设温馨美满的家庭推开了一扇窗。通过本次讲座,园区二实小的老师们掌握了实用的积极语言技巧,更有志于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践行,给予学生正面有效的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阳光的人。
撰稿:安玲玲
图片:信息处
审核:师训处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